向天借陽氣!古傳曬太陽祛病法
作者:圓滿-金剛

  清朝道光年間,一個號「天休子」的神秘人,著《修崑崙證驗》一書,傳下古法,告訴後人:三伏天曬太陽,不但能治病,還能治大病。
  分享原文如下:
  「凡男婦頭風、腦漏、牙疼、耳腫、腳氣、臁瘡、手足腰背筋骨疼痛、風寒、濕熱、虛弱、酸軟等症,於三伏日巳、午、未時,赤身於烈日中曬之,不論新舊大小病症,概能痊癒除根,即婦女月事,亦可曬,通天地化育神工,難以殫述。第不可遮蓋著衣,乃致受熱也。」
  「有人傳以曬法者,伏天赤身於烈日中曬之,汗如水流,風來涼爽,不覺其熱也。惟初曬必脫皮,厚薄皆隨其病,甚至起水泡,其愈極快,無過二日者,真化工也。」
  小二資淺,為讓大家更好理解,且做一個字面上的翻譯吧:
  有人傳下了一種方法,在三伏當天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(巳時9:00-11:00,午時11:00-13:00、未時13:00-15:00),赤身在烈日中暴曬,有點像歐美流行的裸身日光浴,但是古人發現,三伏這一天做足日光浴,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陳年痼疾,也可醫新病,效果之好,甚至痊癒除根。就算女人在月事期間,也可以曬。伏天赤身曬太陽,汗流浹背,但是並不覺得熱,反而更能感覺到風的涼爽,只是初曬的時候,一定會脫皮甚至起水泡,至於脫皮到什麼程度,取決於不同體質、不同疾病。如果小二理解得沒錯,暴曬六個小時,一定會脫皮的好麼……但是天休子說,這種曬傷痊癒很快,不過兩天就能夠好了。難道是借太陽的天力,發出了伏毒的緣故?
  這種曬法達到的效果,類似灸法裡的發泡灸。比如多年前,田原老師採訪中醫督灸創始人崇桂琴教授,談到她的督灸,就是用自製的藥艾炷,在後背脊柱隔姜灸,灸後起大泡,目測差不多燈泡那麼大,相當刺激……但是對怕冷、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病,尤其寒證,卻有奇特的效果。
  有鑒於天休子的曬太陽祛病法,也是相當刺激,小二寫出來,更多地是想和大家分享經典,其餘,各自思量吧。但小二呢,上周已經和同事約好,在頭伏的今天,實證一下。當然了,女孩子想要赤身曬,恐怕只能去海灘了,也沒有條件曬六個小時這麼久,先嘗試在午時曬上一兩個小時,還要備足水,以免成了人乾兒……曬過後,有什麼好的體會,再跟大家分享。
  對於也想要嘗試這種古法的朋友,小二要叮嚀一句:畢竟體質各不相同,承受力不同,反應也會各異,咱又沒專屬醫師隨時保駕護航,量力而行,安全第一!
  也許,古人先發現了曬太陽的益處,才開始尋找「借天火」的方法,從而發明了「艾灸」,隨時向天借陽氣?說不定哦!
  雖然天休子沒說要擺什麼樣的造型去曬,小二呢,打算使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經典造型,為啥呢?答案,就在下面這段,自田老師與崇桂琴教授對話截取的精華中:學動物曬太陽,向天借陽氣!
    1. 向貓兒學習曬太陽
  如果你是一個喜愛動物的人,會發現家養的貓咪特別貪戀陽光,它在太陽下面洗臉、睡覺的時間,幾乎佔據了生活的大半時光;狗同樣喜歡日光浴,在曬太陽的時候,連最親近人的召喚也懶得回應。
  動物的眼耳口鼻,沒有一處不機敏。它們看到了太陽對生命的關照,它們嗅到陽光獨特的味道,它們聽得到太陽的召喚。不像人類,自從懂得了太陽由物質構成,就拒絕承認風也有顏色。
  其實,最喜歡親近陽光的,仍然是人。不然為什麼買房子的時候,喜歡挑向陽的房間,即使最貴的也是陽光房;當辦公室被包圍得滴水不漏,對陽光出現也開始大驚小怪:天啊,你這兒陽光太好了;天啊,今天天氣真不錯……
  大概越是生活中的事物,就越容易被忽略。
  千百年來,我們如此自然地,在日夜輪轉中生活著,絕大多數人卻不曾對太陽、健康、壽命之間的關聯產生過聯想。太陽,這個距離地球1.5億千米的光體,為什麼對地球萬物有如此大的吸引力?我們的祖先將決定生死的「能量」叫做陽氣,與太陽又有什麼樣的聯繫?
  人天生是具有「親陽性」的,每個人都嚮往陽光、明亮的地方,而「親陽性」首先就表現在親近溫暖、抵抗寒冷。仔細想想,我們是不是都喜歡親近溫暖的事物?天冷的時候,自然要多加一件衣服;冬天時會想喝熱水,貼近暖氣、空調,好讓身體暖和起來;女孩子們喜歡厚實的絨毛玩具,長滿毛的小貓、小狗抱起來也很舒服……人們渴求溫暖的心理,在一些生活細節上表現得淋漓盡致。但是誰也不會多想為什麼會這樣?因為這種天生的感覺,放在正常人身上,往往被忽略了。
曬太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就像渴了喝水、餓了吃飯那麼自然,沒什麼需要在意的。然而不管中西醫的專家們,都會建議嬰兒、老人、病人適當的曬曬太陽,來幫助生長發育和維護健康。
  我們的古人早就已經總結出了:
  曬太陽是最樸素、最簡單的「以陽養陽」的方式。
現在人體質變差,壽命減短,疾病譜不斷增加的根本原因,不是細菌和病毒的侵犯,而是人們忘記了,自己是生活在太陽的「統治」之下的。
  小動物們愛曬太陽,是抓住每一個機會,用太陽給予的能量來補充自己的陽氣。
  《內經》中有句耳熟能詳的話: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。它很明白地告訴人們,人體的陽氣,就像天上的太陽,沒有它就沒有生命。
  很多人更注重這句話中的「陽氣」兩個字,隱約感覺到,是說人體的陽氣像太陽那樣重要。但是,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點,人體中的陽氣如果失常,疾病就要發生,壽命就要減短甚至死亡。
    2.曬太陽,是向天借陽氣
  網上有個帖子,叫「到農村去曬太陽」,說的是禽流感那會兒,城裡空氣緊張,在比較偏遠的鄉下,小孩子們還照樣騎牛、挖野菜,人們也照樣下地幹活兒……讓「憋屈」的城裡人羨慕不已。
  去過北方農村的人,冬天的時候,經常能看到把兩隻手揣在棉襖袖子裡,倚著牆根兒曬太陽的人。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傳統文化的標誌性動作之一。
  而現在的城裡人,都「蝸居」、「蟻居」著,為了能買個「廂房」拚命,早出晚歸,不見太陽。一些房間被高樓大廈遮擋著;很多北漂族住在潮濕的地下室和沒有窗戶的隔板房……
壓力和疲勞已經是對自身陽氣的損耗,再加上沒有了條件講究居住環境,人們離太陽似乎越來越遠了,
  城市「偷」走了太陽,也「偷」走了真正的生活。
  很多調查顯示農村居民比城市居民長壽,少發疾病。中國一直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,不只是因為糧食產量大,養活了很多人,更因為中國傳統文化、中醫文化的根脈,本來就埋在泥土裡,而不是藏在水泥裡。這就需要有人去挖掘,去還原中醫的本來面目。特別是一些只有在農村才遺留下來的習慣,都是養生、長壽之法,是簡單到極致的「土」方法。
  比如這種「揣袖子」曬太陽的姿勢就很有講究。有句古老的成語,叫「袖手旁觀」,「袖手」二字就是把手揣在袖子裡的意思,宋朝的陸游就有一首詩《袖手》:袖手地爐傍,身閒日自長。這是中國人傳統中一個古老的習慣,但在中醫來講,這又是一個對健康最簡單的養護之法。
  中醫說:腹為陰,背為陽。因為從人體來說,陰經在前,陽經在後。
  手插在袖子裡,端著放在胸口,首先就把胸腔保護得很好,頭背又接受著陽光的溫煦,這樣的姿勢既保護了從胸前經過的陰經——任脈;又讓從後背經過的陽經——督脈,能夠源源不斷地接收來自太陽的能量。
  後背的督脈,就好比是人體的「發電廠」,而且用的是既環保又時髦的太陽能。
  這裡面就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理念,我們的陽氣,其實是太陽所賜予的。
  追溯到靠人力耕種的時代,農民們成天都是面向黃土背朝天。尤其是耕種季節,每天在陽光的照射下工作。這樣的工作有兩點好處,第一點,使「發電廠」接收了大量的能量;第二點,流汗的過程,也把體內的垃圾順利地排出體外。所以農村的老人們儘管臉上的皺紋很深刻,背也佝僂了,身體卻非常硬朗。
  那個年代,就算是住城裡的人也比較幸福,因為當時住的大多也是平房,或者樓層低的樓房,首先日照不會被遮擋,沒事兒的時候,還能經常到自家的小院兒裡,或者樓角、屋簷下面曬曬太陽。
  現在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,平時上班早出晚歸,惟一能多接收一些陽光的時間,只有夏季,上下班路上那麼一小會兒;而經常開車的人連這點兒曬太陽的時間也省略掉了,不但曬不到太陽,進了辦公室,最需要有強大陽氣來保護後背,還得讓冷嗖嗖的空調吹著……
  有一個很簡單的防病、養生的辦法,就是在「陽光燦爛的日子」,每過兩個小時,就把縮在電腦前的背脊挺起,走到有陽光的窗前,轉過身來,背對窗子站上十分鐘,讓溫暖的感覺,也一併融化你背脊的僵硬與冰涼。
  堅持曬太陽,效果會慢慢顯現。也許是一年,也許是十年,當同齡人都疲憊了、蒼老了,而你卻仍舊陽光、健康,神采奕奕,你就知道這個向天借陽氣的小方法有多麼神奇了!

文章標籤

流本關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